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4日电(记者 陈静)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成功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肺癌是一组分型众多的疾病”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精准检测之后对症下药,成为肺癌诊疗的“标配动作”。记者4日了解到,如今, ALK、EGFR等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也不断提升。
据悉,拓益®是新版目录中首个且唯一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免疫治疗药物。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胸腺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分会胸部肿瘤学组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主任谭黎杰教授指出,免疫疗法为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带来新选择,这使得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获得了更高质量的长期生存。谭黎杰教授解释,原来没有基因突变的病人不适合用靶向治疗,传统的方法只有化疗。现在有了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包括:辅助免疫治疗的术后治疗方式。原来无法获得良好疗效的一部分患者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这位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免疫治疗持续时间比较长,同时辅助免疫治疗毒副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化疗会更低一些、生存期也更长。
谭黎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世界,中国开展免疫治疗最为普遍,民众可及性高。相比外国产品,中国的PD-1抗体价格十分优惠,纳入医保目录后,有更多患者可以因PD-1抗体药物获益,这是最大意义。据悉,纳入医保后,患者现在自费的比例一般在20%-30%之间。
在肺癌的早诊早治方面,谭黎杰教授强调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对于一些浸润性的、进展期的肿瘤患者应该早诊早治,还是要根据相关指南做综合治疗,使得肺癌慢病化。这位专家同时指出,不过对毛玻璃结节,民众不用过于焦虑。(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